<samp id="eoagu"></samp>
<acronym id="eoagu"></acronym>
<acronym id="eoagu"><optgroup id="eoagu"></optgroup></acronym>
<rt id="eoagu"><small id="eoagu"></small></rt>
<rt id="eoagu"><small id="eoagu"></small></rt>
<acronym id="eoagu"><center id="eoagu"></center></acronym>
te
覽潮網> 原創> 運營商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 開辟競爭新賽道

運營商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 開辟競爭新賽道

(記者   蔣龍龍)我國在量子通信方面起步雖不是最早,但卻是發展最快的。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干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自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成功后,量子通信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產業,也是在這一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量子信息技術列入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

多年來,量子通信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我國三大運營商也加快了量子通信領域的布局步伐。

(圖片來源:攝圖網)

量子通信成為保密“剛需”

近年來,運營商紛紛涉足并不斷加碼量子通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來自于安全需求。

從大的形勢來看,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通信安全已成為關乎個人利益、企業生存甚至國家安全的重要問題。對于運營商而言,云、網是其主業,這兩項業務對安全本就有強烈需求。當前,運營商又紛紛從消費業務轉型政企業務,聚焦公安、金融、能源等領域,客戶安全需求極高,迫使運營商不得不尋求更優的通信安全解決方案。

傳統的加密通信方法,大多依賴于算法和密鑰,有可能被破解或泄露。而量子通信基于量子力學中的不可克隆性和量子糾纏性質,利用量子糾纏和量子密鑰分發等特性,能夠實現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和保密,不依賴算法的復雜度,是迄今唯一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運營商探路量子通信產業化

三大運營商對量子通信高度重視,不斷加大量子通信領域投入力度,積極推動量子信息科研成果轉化。

中國電信入局較早,早在2014年就與國盾量子公司共建上海陸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應用示范網。2016年,與國盾量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推進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2020年,啟動“量子鑄盾行動”,布局量子安全產業。2023年,成立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億元。目前,中國電信推出了量子城域網、量子密話、量子安全移動辦公、量子安全燃氣表等業務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服務大眾民生。

中國移動通過戰略投資和產業合作的方式進行布局,投資了華翊量子、玻色量子,與本源量子、國開啟科量子等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移動通信+量子計算”技術的融合發展。

中國聯通牽頭成立了量子通信技術應用研究聯合實驗室,推出了量子云盾、量子密話等產品,開發的TAN量子加密交換機實現了微秒級超低時延的端到端加密。

量子通信行業仍存在諸多短板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科學研究大多是“從1到100”,量子通信可以說是中國為數不多“從0到1”的基礎研究。量子通信當前仍處于起步階段。

一方面,量子通信產業化面臨著市場培育的問題。雖然政企用戶對量子通話加密的反饋較好,但在大眾消費市場,通話加密并不是手機的新興功能,傳統加密手段一直存在,雖然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在增加,但現在可能還用不到如此超高級別的通信加密保護技術。對于大眾而言,量子通話加密的吸引力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量子通信對運營商乃至整個產業都是一項底層的創新,配套的設施還不夠完善。安全是一個體系建設,并不是單點技術的加持,管理措施、制度安排上仍需進一步健全。而且運營商沒有建成量子專網和專線,安全方面可能達不到理論上的萬無一失。

由此可見,我國量子通信行業的發展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0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