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晟)“大數據與數字經濟大會暨2023(第八屆)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于8月3日—4日在京召開。眼下,數據已經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生產要素,數據要素正加速融入產業中,通過創新數據應用模式,加速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數據經濟正從1.0邁向2.0
實際上,數據本身不具備價值,只有轉化為應用和服務才能實現價值。當前,全球數字數據經濟正從1.0邁向2.0時代。
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要素交易指數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化,數據要素的地位不斷凸顯,數據交易的變現能力也在日漸提高,我國數據流通產業迎來發展新浪潮,預計2025年數據交易市場規模超過2200億元。
“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要發揮數據的基礎作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中央網信辦副主任趙澤良表示,要提高數據質量,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要高度重視數據保護,切實維護數據安全;要加強數據合作,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運營商促數據融通
(圖片來源:攝圖網)
面對數據經濟的強勢發展,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探索數據流通交易和開發利用模式,促進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
中國電信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發布了“數鏈平臺”。數鏈平臺是中國電信著力打造的新一代跨域數據融通基礎設施,其基于中國電信的云網資源優勢,以區塊鏈、隱私計算、大數據AI、前沿密碼等技術為核心所構建的泛在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數鏈平臺將承載多元化的數據資源體系,將致力于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和價值,推動數據互聯互通和可信共享,助力我國數據要素市場高質量發展。
中國移動為適應大數據業務發展和科技能力提升的需要,打造了集數據、資源、工具、運維、安全等服務為一體的梧桐大數據開放平臺。該平臺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能力,可滿足大數據應用開發場景的各項需求,實現從數據接入到應用發布的全程支撐。
中國聯通已經在大數據業務板塊形成布局,并實現營收快速增長。當前,中國聯通已為超過20個省級政府、100個地市級政府提供數字政府建設服務,為25個部委提供大數據能力支撐。
著力深化數據創新應用
除了促進數據融通外,電信運營商也在著力深化數據創新應用,不斷提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能,以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中國電信為例,“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就是由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聯手中國電信天翼云打造的全國首個“政府+市場”的全棧式數據流通交易開發服務平臺,引進數據產品開發商進入平臺內,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產品,實現數據價值釋放、流通交易、安全保障。自“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上線以來,匯聚了千億量級政務數據、社會數據和互聯網企業數據資源,上架超過870個數據產品,與全國60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交流;交易額從最開始的235萬元,增長至如今的超過1億元,全面實現了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的轉變。
未來,電信運營商將積極促進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和產業各領域廣泛滲透,加速大數據應用落地,以最大程度發揮數據資源獨特的經濟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