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蘇慧)作為元宇宙產業中關鍵的一環,工業元宇宙是元宇宙在工業領域的重要應用與發展。不久前,2023WAIC工業元宇宙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圓滿舉行,各領域專家共同探討元宇宙在工業領域的創新之路。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元宇宙成為工業數字化新著力點
隨著近年來大型制造工廠的高度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元宇宙在資本驅動和巨頭效應的雙向加持下,有望迎來飛速增長,成為工業數字化新的著力點。
例如,在上海松江的上海洗衣機互聯工廠,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虛擬工廠”晝夜不息,可視化、高可靠、易操作的“工業元宇宙”已走入現實。
此外,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觀眾戴上頭戴計算機后,通過遠程連線,就能體驗虛擬照進現實的工業場景實際操作。“產品已在數字化遠程協助、日常巡檢、應急指揮等場景中落地應用,把遠程專家的指導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精準疊加到一線工人的視野中。”技術人員介紹。
根據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PMR)的數據,從2023年到2033年,全球對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的需求預計將以25.3%的復合年增長率激增,市場總規模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7658億美元。
工業元宇宙爆發正當時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高級形態,工業元宇宙將帶來豐富的融合應用,匯聚豐富的數字資產。對此,國內政府以及組織也開始推動對工業元宇宙產業的前瞻性布局?!?/p>
2022年10月,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聯合工業元宇宙領域的社會團體及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并發布了《工業元宇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3年實現“三個100”的目標,著力推動工業元宇宙的技術儲備、標準研制、應用培育和生態構建全方位健康發展。幾乎同一時間,山東省發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將工業元宇宙培育行動作為七大支撐行動之一,重點推進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在制造業場景的融合應用,打造一批“數字孿生+個性化定制”“產業大腦+晨星工廠”等標桿企業。2023年3月,為推動工業元宇宙賦能園區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組織編寫了《工業元宇宙園區應用白皮書》。
落地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
經近兩年,工業元宇宙業態迅猛發展,但這背后產業落地與拓展問題仍不容忽視。當前,工業元宇宙依舊面臨投入周期長、關鍵技術待突破、配套環境不完善等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穩步開展布局與引導。
工業元宇宙應用面臨的挑戰:一是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由于工業元宇宙需要大量的數據共享和交流,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尤其是在涉及到核心技術和商業機密的領域,企業需要采取嚴密的安全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和知識產權。二是技術標準和互操作性問題。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的數字化技術和數據模型差異較大,導致數據共享和協同工作的難度增加。因此,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數據交換協議是至關重要的。三是技術的攻關。技術的局限性是工業元宇宙目前發展的最大瓶頸,XR、區塊鏈、人工智能、超強算力等相應底層技術距離工業元宇宙落地應用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